Template:香港人口及文化
香港飲食文化為東方文化及西方文化的交匯所在,發展出了一個揉合中國菜(主要為粵菜)和西餐的飲食習慣,因而被譽為「美食天堂」
傳統中式飲食[]
香港家庭大多以中國菜為家庭菜。雖然粤语族群佔了大部份,但香港的客家(客家菜)人(以新界的原居民尤甚)、潮州(潮州菜)人及上海人亦為數不少。因此,一般香港家庭菜大多混合了各地傳統特色;而米則是每餐的主要食糧。
盤菜是新界原居民在節慶時的傳統菜。而元朗的老婆餅亦十分有名。
至於早餐,傳統的有白粥、油炸鬼和炸兩,而現今流行的則有牛油麵包、蛋、香腸等。
茶餐廳主要提供即食麵、雲吞麵、米粉、煎蛋、糭子和粥等廉價食物,但部份大型茶餐廳會供應炒粉麵,如干炒牛河、福建炒飯、星洲炒米。雖然這些食物名稱在每一間茶餐廳都是一樣,但真正的製成品會因不同的茶餐廳而有少許的不同。以前,大牌檔曾經是非常普遍的食肆,但是由於嚴苛的衛生條例以及政府不再向公眾發出有關的經營牌照(許可證),大牌檔在港已經面臨絕跡的命運。而不少快餐店也有提供中式食品,例如美心快餐、大家樂和大快活,還有迴轉壽司店。
在餅店及茶餐廳可以找到蛋撻與菠蘿包這兩種中西文化混合而成的香港特色食品。
「絲襪奶茶」以多種茶葉沖泡,用如絲的綿網過濾,再加入奶,是個迷人的文化融合。「鴛鴦」則是香港另一特色飲料──以奶、茶和咖啡混合調製而成。
中式酒樓每天從清晨開始至下午會供應點心,部份會供應夜茶。素菜館則會供應一些彷葷的素食。一些寺廟,如寶蓮寺、圓玄學院等,亦會供應齋菜。
避風塘原為船隻避風之地,由於大量東南亞食材經此地進口,一些灣仔的餐館便乘勢推出帶有戰後避風塘特式的小菜,一般以海鮮為主,如避風塘炒蟹,辛辣及味濃是避風塘菜的特色。
街頭小食亦是香港飲食文化的一部分,魚蛋、雞蛋仔、腸粉、碗仔翅、缽仔糕、狗仔粉、涼粉、豬紅、牛雜、薩琪瑪、龍鬚糖、脆麻花都是很受歡迎的街頭小食。
港式甜品亦有很多選擇,傳統的有紅豆沙、綠豆沙、芝麻糊、杏仁糊、西米布甸,西式的芒果布甸、芝士蛋糕,至創新的楊枝甘露、西米撈等,各式其色。
香港食肆主要集中地包括銅鑼灣、九龍城、蘭桂坊、尖沙咀、跑馬地及中環蘇豪區。由於赤柱的居民以僑居香港的外國人為主,故此此區擠滿了大量海邊酒吧和歐陸餐廳。西貢市、南丫島、流浮山和鯉魚門則以海產聞名。傳統食肆則可到古漁村如長洲和大澳裡尋。
外來飲食文化[]
香港的酒吧,主要集中在中環的蘭桂坊、灣仔的駱克道及謝斐道、尖沙咀的廣東道、諾士佛台、寶勒巷及尖東和旺角太子地鐵站附近。自1991年起,慕尼黑啤酒節便每年於廣東道舉行。
另外,香港的本地食飾亦擅於吸收各地飲食文化的精粹。一個例子是香港的連鎖式飲食集團漢陽苑,本來是一家標榜韓國料理的餐廳,但由於香港人對傳統韓國飲食不太習慣,集團於是在菜單中加入日本料理,後來還有泰式料理及香港地道食品。但亦有人指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做法使餐廳變得“不倫不類”,失去了應有的個性。另一個失敗的例子是“馬里奧餐廳”。它本來是一家標榜意大利菜的餐廳,但由於它所走的中價路線得不到認同,再加上其他標榜正宗意大利菜的高檔餐廳的競爭下,被逼轉手售與一家本地飲食集團,並改名為“新馬里奧餐廳”。但新的飲食集團在餐牌中加入的港式飲食,並未有為餐廳帶來起死回生的轉機。結果全線餐廳在年多之後結業。
參看[]
- 香港文化
- 廣東菜(粵菜)
- 客家菜
- 潮州菜
- 上海菜(滬菜)
- 香港茶文化 - 飲茶葉茶的考研
- 香港飲茶文化 - 茶樓飲茶文化、社交文化
- 私房菜
- 大牌檔
- 茶餐廳
- 酒樓
- 飲茶
外部連結[]
Template:HK-cultsport-stub Template:Food-and-drink-stub
en:Cuisine of Hong Kong